记者日前从工信部获悉,《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参考架构》(GB/T 42752-2023)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获批发布的区块链技术领域国家标准。
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该标准于今年 5 月 23 日发布,将于今年 12 月 1 日正式实施。进一步加快我国区块链标准化进程,为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块链作为一种共享数据库,且存储其中的数据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为此引起了许多企业和机构的关注,纷纷表示需要这种技术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参考架构》国家标准是指导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通用性标准,规范了区块链系统的功能架构、核心要素等,为产业界统一对区块链概念的认识、建设完善区块链系统、选择使用区块链服务提供参考指引。目前,随着《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参考架构》国家标准以及各类相关应用落地加快推进," 区块链 +" 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骨干企业进军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重点。
区块链因其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有着天然坚实的“信任”基础,非常适合电子数据存证和保真,有助于解决当前传统电子数据易消逝、易被篡改而带来的各种问题,特别适合应用于对电子数据存证和溯源高要求的领域,比如航天卫星发射、企业监管、 农产品溯源、金融交易、 供应链金融、物流等。而区块链技术通过哈希算法,仅上链哈希值,无需存取原文数据,解决了各机构和企业最关心的隐私问题,因而成为电子数据存证的最优解决方案。
区块链数据可跨链将数据同步至法院、仲裁、公证、鉴定等司法机构或司法链,从司法角度确保数据真实可信,一旦产生纠纷,也能即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和数集团曾表示,区块链技术除了能用在老百姓日常相关的医疗、物联网、物流快递领域,作为全球首个服务于数字基建的保真系统,它可应用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如航天卫星发射数据存证和溯源,环保数据监测存证,金融机构身份认证及 交易记录等业务全流程记录存证,知识 产权、智慧城市、行政办公、 公共服务、房地产建筑、 中小企业等各种普及化应用。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区块链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新技术的组合。其中每项技术都各司其职,解决了不同难题,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区块链。区块作为区块链的基本结构单元,由区块头和包含了交易数据的区块主体两部分组成。
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区块链技术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研究员整理分析认为,中国区块链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1-2026 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 73%,2026 年的市场规模将达 163.68 亿美元,且在未来 20 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别。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区块链标准化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指导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90)及有关单位,加大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领域国家标准研制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标准宣贯行动,强化标准应用深度,不断提升区块链产业服务水平,有力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